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

首页 > 李白古诗 > 诗词歌赋赞序 > 时间:2019-01-12 00:48 作者:李白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 古诗全文

王者立国君人,聚散六合,咸土以百里,雷其威声。革其俗而风之,渔其人而涵之。其犹众鲜洋洋,乐化在水,波而动之则忧,赪尾之刺作焉;徐而清之则安,颁首之颂兴焉。苟非大贤,孰可育物?而能光昭弦歌,卓立振古,则有虞城宰公焉。公名锡,字元勋,陇西成纪人也。高祖楷,隋上大将军,绵、益、原三州刺史,封汝阳公。曾祖腾云,皇朝广、茂二州都督,广武伯。祖立节,起家韩王府记室参军,袭广武伯。父浦,郢、海、淄、唐、陈五州刺史,鲁郡都督,广平太守,袭广武伯。皆纳忠王庭,名镂钟鼎,侯伯继迹,故可略而言焉。

公即广武伯之元子也。年十九,拜北海寿光尉。心不挂细务,口不言人非。群吏罕测,望风敬惮。秩满,转右武卫仓曹参军,次任赵郡昭庆县令。奉诏修建初、启运二陵,总徒五郡,支用三万贯。举筑雷野,不鞭一人,功成余八千贯。其干能之声大振乎齐赵矣。时名卿巡按,陵有黄赤气,上冲太微,散为庆云数千处,盖精勤动天地也如此。因粉图奏名编入国史。

天宝四载(公元745年),拜虞城令,而天章宠荣,俾金玉王度,炯若七曜,昭回堂隅。于戏!敬之哉!宸威临顾,作训以理,其俗鲁而木,舒而徐。急则狼戾,缓则鸟散。公酌以钧道,和之琴心,于是安四人,敷五教。处必粝食,行惟单车。观其约而吏俭,仰其敬而俗让。激直士之素节,扬廉夫之清波。三月政成,邻境取则。因行,见枯骸于路隅,恻然疚怀,出俸而葬。由是百里掩骼,四封归仁。有居丧行号城市者,习以成俗。公勖之亲邻,厄以凶事,而鳏寡茕独,众所赖焉。可谓变其颓风,永锡尔类。

先时,邑中有聚党横猾者,实惟二耿之族,几百家焉。公训为纯人,易其里曰大忠正之里。北境黎丘之古鬼焉,或醉父以刃其子,自公到职,蔑闻为灾。官宅旧井,水清而味苦,公下车尝之,莞尔而笑曰:‘既苦且清,足以符吾志也。'遂汲用不改,变为甘泉。蠡丘馆东有三柳焉,公往来憩之,饮水则去。行路勿剪,比于甘棠。乡人因树而书颂四十有六篇。

惟公志气塞乎天地,德音发乎声容。缟乎若寒崖之霜,湛乎若清川之月。弹恶雪善,速若箭飞。尤能笔工新文,口吐雅论。天下美士,多从之游。非汝阳三公三伯之积德,则何以生此?邑之贤老刘楚瑰等乃相谓曰:‘我李公以神明之化,大赖于虞人。虞人陶然,歌咏其德,官则敬,去则思。山川鬼神犹怀之,况于人乎?'乃咨群寮,兴去思之颂。县丞王彦暹,员外丞魏陟,主簿李诜,县尉李向、赵济、卢荣等,同德比义,好谋而成,相与采其瑰踪茂行,俾刻石篆美,庶清风令名,奋乎百世之上。其词曰:

激扬之水兮,白石有凿。李公之来兮,雪虞人之恶。厥德孔昭,折狱既清。五教大行,殷云雷之声。既父其父,又子其子。之以风,化成草靡。乃影我岗,乃雨我田。阳无骄僭,四载有年。人戴公之贤,犹百里之天。弃余往矣,茫如坠川。哀丧惠博,掩骼仁深。苦井变甘,凶人易心。三柳勿剪,永思清音。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赏析提要及诗中人物地名

古诗提要: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是唐代李白创作的一篇散文。此碑当是李白于天宝九载(750)游虞城县时所作。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

宋人编《宝刻类编》卷五中有“《虞城令长李锡去思颂》,李白撰,天宝十年立,元和四年重篆。”虞城县,唐属宋州,今属河南省。李公,名锡,字元勋,其父李浦(《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作辅),曾任鲁郡都督、广平太守。李锡曾历任寿光县尉、右武卫仓曹参军、昭庆县令、虞城县令等。李白在此碑中对李锡的家世、德行、政绩、文才都作了充分的宣扬。本集有《对雪献从兄虞城宰》,即此李公。郁贤皓先生《李白选集》系此文于天宝八载(749)。

诗中人物地名:

李公:①《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中之“李公”,指李锡,详见该条。②《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云:“于是与长史卢公、司马李公等,咸明明在公”。此颂作于天宝八载(749),“李公”名不详,其年当在鲁郡司马任。③《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云:“我太官广武伯陇西李公”,此“李公”指李辅(琬),即李浦。详见该条。

虞城 :县名,唐河南道宋州属县,即今河南虞城县。李白有《对雪献从兄虞城宰》、《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云“拜虞城令”。

广平:广平郡,唐天宝、至德时改洺州为广平郡,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李白《寄上吴王三首》有“英明庐江守,声誉广平籍”。《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云:“县尉广平宋陟”。《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云:李浦为“广平太守”。另有《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诗。

魏陟 :事迹不详。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云:“员外丞魏陟。”此碑约作于天宝八、九载(749、750),时魏陟为虞城县员外丞。

李锡 :字元勋,陇西成纪人。父浦,郢、海、淄、唐、陈五州刺史,鲁郡都督,广平太守,袭广武伯。李锡即李浦嫡子,年十九为寿光县(今属山东)县尉,转右武卫仓曹参军,次任昭庆县(今河北隆尧东)县令,天宝四载(745)为虞城县(今属河南省)县令,天宝八载(749)秩满离任。李白于天宝四载即与李锡过从,写有《对雪赠从兄虞城宰》诗。天宝九载(750)在李锡离任后,又写有《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还为李锡父李浦(辅)写有《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

李诜:天宝八载(749)在虞城县(今属河南省)主簿任。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云:“主簿李诜„„等,同德比义,好谋而成。”此碑作于天宝八载。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赵郡李氏东祖房有两个李诜:棣王属李庭光子;都水丞仁颍子。未知与此有关否?

李向 :天宝八载(749)在虞城县(今属河南省)县尉任。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云:“县尉李向、赵济、卢荣„„等,同德比义,好谋而成。”此碑作于天宝八载。

刘楚 :事迹不详。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云:“邑之贤老刘楚瓌等。”此碑作于天宝九载(750)。

卢荣 :事迹不详。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云:“县尉李向、赵济、卢荣。”此碑作于天宝八、九载(749、750),时卢荣为虞城县尉。

王彦暹 :约天宝八载(749)在虞城县丞任。其它事迹不详。《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县丞王彦暹。”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

链接地址:http://shici.yiduiyi.net.cn/libai/shiwen/9618.html

古诗词大全 牙科医院 老中医 谷歌推广 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