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

首页 > 李白古诗 > 五言古诗 > 时间:2019-03-05 10:00 作者:李白

古朗月行 古诗全文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参考资料: 古朗月行-百度百科 古朗月行-百度汉语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翻译译文

古朗月行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古朗月行》赏析一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的抒情之作。从表面来看,作者写的是自己对月的认识过程,但实际上,月的每一变化,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开篇四句,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明月在幼年李白心中的投影,一“”一“”,好奇而又迷惑不解的天真烂漫之态呼之欲出。下面四句,诗人借用神话传说,进一步渲染月亮瑰丽神奇的色彩,并以大胆的想象之词,向明月发问:既然人们都说月中有仙人、桂树和白兔捣药的景象,那么,当明月初生、仙人两足已经成形之后,桂树怎么变成了如此光亮的一个圆球?白兔将药捣成以后,又与谁来食用?这两问,问得天真,问得奇妙,它既传神地表现了儿童的特点,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气氛。

蟾蜍蚀月影,大明夜已残。”月过中天以后,颓象渐出,原来洁白光亮的“白玉盘”被蟾蜍啮食而残损,变得一片昏暗。这时,诗人想起了古时曾射落九个太阳,为民除害的英雄后羿。倘若后羿复生,便断断不会有蟾蜍蚀月的现象,可惜的是,现实中竟无一个像后羿那样的人了,既然如此,那么这样一团沦没昏惑的暗月还有什么可看的呢?“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以如此忧郁、伤感的心情结束诗篇,令人感到无比沉重。人们要问,仅因一轮明月的被蚀,就值得诗人如此忧郁、伤感吗?在月蚀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更严重的因素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李白生活的盛唐时代,早期,因君主励精图治而昌盛一时,有如月在中天;晚期,君主沉湎声色,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恰似蟾蜍蚀月。陈沆谓此诗乃“忧禄山将叛时作”,“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蚀月明,以喻宫闱之蛊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阴精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君主),若非沉溺声色,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危急之际,忧愤之词”(《诗比兴笺》)。这段解释,虽不无穿凿之处,但它指出了本诗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现实忧愤,则大体是正确的。

《古朗月行》赏析二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李白有《古朗月行》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这四句化用古代神话,写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古朗月行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继续借助神话传说来表达,却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象。月亮升起后,时间不长,就发生了变化:“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诗的最后四句,则是李白对于乱局降临的感慨,月亮被吞噬,就此沉沦,没有什么好看得了,也就是在说这朝廷,这天下已经这样了,不值得我去留恋,但我却又不忍心离去,心中忧虑让我莫名的悲伤。这哪里是李白为月亮感到伤怀,这是李白为天下苍生感到悲哀,覆巢之下,何来完卵。李白对着沉沦迷惑的月影,轻声叹息,他不好明说,便只能将自己的情绪都写进了诗中。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

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虽然身在草泽,却心忧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样的李白,好像和我记忆中那个拿着酒杯,醉卧不醒的形象大为不同,但仔细琢磨,其实还是我自己太傻,太小看了我们的诗仙。连普通人都明白的简单做人做官的道理,踌躇多年,终于得到机会走到皇帝身边的李白怎么会不知道,但他依旧我行我素,导致自己被人误解,被人以为没有实干的能力,被人以为只是个有着浪漫情怀,会写诗的人而已。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说法不一。多数观点认为这首诗不是一般的咏月之作,而是寄寓着政治局势、忧国忧民之作。诗的前半部分比喻开元盛世,这个时期就如诗人心目中如朗月在儿童心目中一样;后半部分比喻天宝后期,安禄山、杨国忠之流,昏蔽国君,紊乱朝政,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大明夜已残”就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古朗月行》古诗提要及诗中地名

古诗提要:

《古朗月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乐府旧题。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

古朗月行

此诗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忧愤不平。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诗前半回忆幼时观月之印象,运用丰富想象及神话传说构成瑰丽诗境,纯用童稚口吻,清浅真率;后半仍运用神话传说,但蟾蜍食月,阴精沦惑,显有政治寓意,前人多谓刺杨贵妃与安禄山秽乱宫闱;今人或谓全篇之“”均指唐玄宗,诗人幼时对玄宗有美好印象,后以玄宗为小人所围而伤悲。通篇隐语,意境含蓄。

诗中地名:

瑶台:传说中西王母之宫。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一)有“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古风》(一百四十年)有“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古风》(齐瑟弹东吟)有“安识紫霞客,瑶台鸣素琴”。《酬殷佐明见赠五云裘歌》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风香”。《游敬亭寄崔侍御》有“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拟古》(其四)有“清都绿玉树,灼烁瑶台”。《寓言三首》(其二)有“往还瑶台里,鸣舞玉山岑”。《寄远》(其三)有“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有“羡尔瑶台鹤,高楼琼树枝”。《古风》有“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古朗月行》有“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古朗月行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古朗月行》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古朗月行

链接地址:http://shici.yiduiyi.net.cn/libai/shiwen/224.html

上一篇:估客行(估客乐) 下一篇:李白《古意》
古诗词大全 牙科医院 老中医 谷歌推广 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