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折桂令

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虞集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原文翻译赏析-虞集-元曲三百首

【译文】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可蜀汉王朝难以扶持,已是日薄西山人到垂暮。诸葛亮南渡金沙江平夷越,深入西蜀和诸戎,北拒曹魏阻东吴。美妙呵周瑜的神奇兵术,可悲叹关羽失误不幸死去。世间一切圆缺都有定数。请问你将要怎样?还是早点归隐快回乡去!

【注释】

①祚(zuò):帝位。②日暮桑榆:比喻汉室如日薄西山,气数将尽。③殂(cú):死亡。④造物:大自然的主宰。乘除:指此消彼长的变化。

【鉴赏1】

“短柱体”是词曲中“巧体”的一种(见明代王骥德《曲律》),一句两韵或三韵,用韵过密,极难写作。

这首《折桂令》是作者在“席上”所赋,元末陶宗仪曾记载虞集作此曲的逸事。虞集一次在童童学士家宴集时,有歌儿顺时秀唱一支《折桂令》:“博山铜细袅香风……”一句两韵(如:铜、风)名为“短柱”。虞集爱它新奇,就以席上偶尔谈及蜀汉史迹为主题,即席赋成这支“短柱体”曲子。(见《南村辍耕录》卷四《广寒》)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写魏、蜀、吴三国之争,风云变幻,人事变迁,事业成败,转眼成空。只能增加后人的无限感叹。

刘备鸾舆三顾茅庐,孔明出山辅佐兴业,汉权已一蹶不振,汉室如日薄西山,诸葛孔明、五月深渡南泸。美妙啊,周郎成功战术;悲叹啊,关羽败走麦城! 兵家抗战,豪杰争雄,然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盈虚在“天数”,乘除于“造物”,宇宙间,万物的盈虚、消长,人世间百业的得失、成败,都赖天数所定,造物所致,谁都难以逃脱这个命运,与其拼搏,浮沉于世,还不如赶早勘破尘俗,如陶渊明一样,赋一首《归去来兮辞》,归隐于山林。

本曲表现了作者的一种历史观,即认为兴亡皆由天数决定,非人谋所能左右的。这种对历史,对人生的认识与评价都带有某种悲剧意识,忽视了人的作用。常言道:“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鉴赏2】

见《辍耕录》四、《尧山堂外纪》七三。此曲借三国时蜀汉之兴衰抒发历史兴亡皆由天数所定,非人谋之所成的感叹。全曲曲眼在“天数盈虚,造物乘除”(即天意自然决定主宰着世间万物彼此消长变化之意)八字,为了充分表达这种充满悲剧色彩的世界观、历史观,作者于开篇连用八句写蜀汉兴亡,前七句一意贯之,即突出人心之所谋与人力之所为。然而,第八句仅以关羽兵败身亡的悲剧结局便将人之所谋所为一笔勾销。于是天意难违、造物主宰的结论便自然得出。悲观的历史意识往往与悲观的人生态度并存,最后,作者由古及今、由历史到现实,犹人生的归宿自问自答。效法陶潜,早归山林,便是他的选择。十分明显,此曲在否定历史中否定现实,体现出元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态度。这首小令是虞集席上的即兴之作。据《南村辍耕录》卷四《广寒秋》载,虞集在一次宴会上,听歌儿唱[折桂令]“博山铜细袅香风”一句两韵,名曰“短柱”,爱其新奇,感而生情,便以席上偶谈蜀汉事为题写下这支曲子。一句两韵,句句如此,一贯到底,既用韵自然稳贴,又用词流利通畅,颇见功力,难怪前人评价此曲“通篇用‘短柱格’,语妙天成”(见《螾庐曲谈·词曲掌故杂录》)。

文章标题:《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原文翻译赏析-虞集-元曲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shici.yiduiyi.net.cn/libai/tsy/2708.html

上一篇:《凭栏人·赠吴国良》原文翻译赏析-倪瓒-元曲三百首

下一篇:《水仙子·讥时》原文翻译赏析-张鸣善-元曲三百首

古诗词大全 牙科医院 老中医 谷歌推广 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