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二首其二·家临九江水
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诗人名片】
崔颢(约704—754)
籍贯:汴州(今河南开封)
作品风格:气格奇骏,声调优美
诗人小传:
崔颢(hào)(约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他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的进士,天宝中曾担任尚书司勋员外郎。《旧唐书·文苑传》将其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论,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崔颢少年时代为诗,其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经历过边塞生活,风格为之一变,凛然慷慨,磅礴大气。他诗名很盛,但事迹不显,所存也仅《全唐诗》所录一卷四十二首作品而已。
【崔颢·长干行二首⊙其二注释】
九江:此处泛指九江以东的长江下游,非指地名九江。
生小:别本作“自小”。
【崔颢·长干行二首⊙其二译文1】
我的家临近长江下游,来来去去也都在长江两岸。我们虽然同是长干人,但自小便不曾相识。
【崔颢·长干行二首⊙其二译文2】
我家靠近九江水,来往在这九江边。
同是长干的故人,从小没有见过面。
【崔颢·长干行二首⊙其二译文3】
我家靠近九江水,来往在这九江边。
都是长干里乡亲,从小没有见过面。
【崔颢·长干行二首⊙其二赏析1】
这首诗是模仿男子口吻,对采莲女的询问作出回答。重点在后半段,说我确实是长干人,咱们确实是同乡,但是从来不曾相识。女子借问家住何方来搭讪,男子却回答得中规中矩,两人虽是同乡,却并没有因此而做更进一步结识、了解的打算,反而直截了当地说“生小不相识”,这么一回答,似乎话题便可就此打住,无可再交谈下去了。
男子为什么如此不解风情呢?其实前半段已给出了答案,他说“来去九江侧”,经常在江上往来,自有自己的工作、事业,他似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了,所以对于采莲女如此明确的挑逗竟然木然不觉。与女子的大胆、多情相比,这男子是多么敬业而又懵懂啊,于是整组诗便刻画出如此鲜明的两个角色,在对比中绘出了一幅虽简单却生动活泼的吴中风俗图画。
【崔颢·长干行二首⊙其二赏析】
《长干行》第二首,写男子的回答。
“家临九江水”,回答了女子“君家何处住”句。接着男子说到“来去九江侧”,表明他也是长期在江上漂游的人,这是两人能萍水相逢的原因,男子说到这句话,便使漂泊在外的两人备感亲切了。“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这最后两句话虽然出自男子之口,但表达的却是两个人共同的心声,流露出他们长期流落外地,不能回家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热爱之情。
第二首写男主人公的答唱。“家临九江水”是对第一首中“君家何处住”的答复;“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中的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末句诗人笔意一转,未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却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寥寥五字,流露出相见恨晚之情。
【崔颢·长干行二首赏析】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这是组诗《长干行》四首的第一、二首。这两首诗恰如民歌中的对唱,前者是女青年天真无邪的问,后者是男青年厚实淳朴的答。一问一答,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刻画了一对经历相仿的男女,表达出同乡青年萍水相逢、“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情。这两首诗虽然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艳丽柔媚,又非浪漫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状人形态惟妙惟肖,生动自然,为抒情诗中的上乘之作。
全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清脆洗练,玲珑剔透,语言朴素自然,极富魅力。
【崔颢·长干行二首⊙其二赏析4】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这是组诗《长干行》四首的第一、二首。这两首诗恰如民歌中的对唱,前者是女青年天真无邪的问,后者是男青年厚实淳朴的答。一问一答,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刻画了一对经历相仿的男女,表达出同乡青年萍水相逢、“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情。这两首诗虽然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艳丽柔媚,又非浪漫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状人形态惟妙惟肖,生动自然,为抒情诗中的上乘之作。
第一首写女主人公的问。住在横塘的女主人公,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在泛舟时忽闻乡音,自然倍感亲切,于是停舟相问。诗人运用了倒叙手法,省掉许多叙事环节,单刀直入,开篇就让女主人公出口问人。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女子又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从她娇憨的语气中自然地反衬出她的年轻和天真无邪。次句借女主人公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而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的举止看,她的内心非常孤寂。寥寥二十字,诗人仅用问的口吻,就把女主人公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
第二首写男主人公的答唱。“家临九江水”是对第一首中“君家何处住”的答复;“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中的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末句诗人笔意一转,未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却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寥寥五字,流露出相见恨晚之情。
全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清脆洗练,玲珑剔透,语言朴素自然,极富魅力。
【J后人点评】
清人管世铭:读崔颢《长干曲》,宛如舣舟江上,听儿女子问答,此之谓天籁。(《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扩展阅读】
长干行其三
唐·崔颢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崔颢《长干行》四首,后两首不如前两首直白明确,但民歌风味反而更加浓郁。比如这第三首,分明是女子没话找话,继续交谈,并以“风浪多”、“莲舟稀”来劝说男子暂停脚步。相比起来,前两首诗更为有名,或谓是女子客行异地,寻觅同乡,以抒发其飘零之悲的,那分明是因为忽略了后两首诗的内容,并且太过于驰骋想象的缘故。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长干行二首其二·家临九江水》原文翻译赏析视频-崔颢-五言乐府-唐诗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shici.yiduiyi.net.cn/libai/tsy/2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