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晚原文】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莺啼声住。

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诗人名片】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于北方沦陷区,年轻时曾参加抗金义军。南渡之后,曾任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后来被排挤落职,但仍怀有恢复中原、以身报国的志向。在晚年时曾一度被起用,但没过多久就病亡了。在他的词作中,爱国主义是主要题材。辛弃疾的词慷慨悲壮、沉雄豪迈、笔力浑厚,且善于化用前人典故,常发议论,在作词技巧方面对后世贡献很大,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现有《稼轩词》存世。

【祝英台近·晚春注释】

宝钗分:古代男女分别,有分钗赠别习俗。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南浦:水边,泛指送别之地。南朝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祝英台近·晚春》原文翻译赏析视频-辛弃疾-宋词三百首

【祝英台近·晚春译文1】

摘下宝钗分作两股,我们相别在桃叶古渡,江岸上柳阴迷蒙烟霭纷纷。自别后我最怕上高楼,因为十有九日天风雨袭人。满眼是让人伤心的片片落叶,这破败景象都无人去管,还有谁去劝阻黄莺催春。

对镜看我鬓边的花朵,我试着数花瓣占卜他的归期,数了多次也数不准。帷帐里灯火昏黄,我在睡梦中泣不成声:都是这春光给我带来忧愁,如今不知它又回到哪里?为什么不懂得也带走愁闷。

【祝英台近·晚春译文2】

桃叶渡口,与君分钗别离,南浦边上,一片烟柳迷离。从此怕上层楼,恐十日中有九日风雨。落红漫天飞舞令人断肠,也无人理会,更没人去劝劝那黄莺儿别再悲啼。

看到鬓边的花儿,想着应该用花瓣来占卜一下良人归期,才戴到头上,又取下来重数。夜已深,罗帐内灯光昏暗,梦中人还在伤心哽咽,喃喃自语:是这春天将愁带来,如今春天不知回到哪里去了,也不晓得把愁一并带走?

【祝英台近·晚春译文3】

将宝钗擘为两截,离别在桃叶渡口,南浦暗淡凄凉,烟雾笼罩着垂柳。我怕登上层层的高楼,十天里有九天风号雨骤。片片飘飞的花瓣令人断肠悲愁,风雨摧花全没人来救,更有谁劝那黄莺儿将啼声罢休。

瞧瞧簪在鬓边的花簇,算算花瓣数目将离人归期预卜,才簪上花簇又摘下重数。昏暗的灯光映照着罗帐,梦中悲泣着哽咽难诉:是春天他的到来给我带来忧愁,而今春天又归向何处?却不懂将忧愁带走。

【祝英台近·晚春译文4】

摘下宝钗分作两股,我们相别在桃叶古渡,江岸上柳阴迷蒙,烟霭纷纷。自别后我最怕上高楼,因为十有九天风雨袭人。满眼是让人伤心的片片落叶,这破败景象都无人去管,还有谁去劝阻黄莺催春。

对镜看我鬓边的花朵,我试着数花瓣占卜他的归期,数了一遍又一遍。帷帐里灯火昏黄,我在睡梦中泣不成声:都是这春光给我带来忧愁,如今不知它又回到哪里,为什么不懂得也带走愁闷。

《祝英台近·晚春》原文翻译赏析视频-辛弃疾-宋词三百首

【祝英台近·晚春赏析】

沈谦《填词杂说》曰:“稼轩词以激扬奋厉为工,至‘宝钗分,桃叶渡’一曲,昵狎温柔,魂销意尽,才人伎俩,真不可测。”

张炎《词源》曰:“辛稼轩《祝英台近》皆景中带情而存骚雅。”

此词别本题作“晚春”,写春去之伤、春归之怨。稼轩词多豪迈清旷,此词却深情婉曲,因此清代黄苏《蓼园词选》以为“此必有所托,而借闺怨以抒其志乎”。清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则认为:“前之《摸鱼儿》词借送春以寄慨,有抑塞磊落之气;此借伤春以怀人,有徘回婉转之思,刚柔兼擅之笔也。”

本词牌一名《祝英台》,据《宁波府志》所载东晋流传下来的梁、祝故事,此调即取女主角祝英台为名,始见于苏轼词。本词写闺中女子在暮春时节伤春伤别的闺怨。有些论家根据《蓼园词选》“此必有所托,而借闺怨以抒其志乎”之说,认为是首有政治内涵的抒情词,是词人借闺怨寄寓国家长期分裂的悲痛。词的上片写伤春伤别。首三句写离别时凄迷景象,能融合如今思念时的怅惘情怀。次二句写不忍登高远望,因为总是失望,而失望当更添愁恨。又以“十日九风雨”烘托离人的凄苦。“断肠”三句,一波三折,寄情于景物,《谭评词辨》以为“托兴深切,亦非全用直言”。下片写对恋人的盼望和怨春的情绪。首三句写盼归细节,十分细腻动人。下面梦呓怨春亦很缠绵。全词塑造了闺中女子的栩栩形象;她多愁善感,娇媚深情,又天真单纯。本词风格“清而丽,婉而妩媚”,是辛词中“婉约”名篇。

《祝英台近·晚春》原文翻译赏析视频-辛弃疾-宋词三百首

【祝英台近·晚春评点】

本篇为闺怨词。以女子口吻写思妇离愁。

上片写登楼忆别触景伤怀。前三句词人以两个与送别有关的典故,追忆了与情人分别时的情景。“宝钗分”是古时女子的一种簪发首饰,分为两股,分别时夫妻各执一股,作为纪念。“桃叶渡”,点出两人分别的地点,晋王献之曾在此送别其妾桃叶,故称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写暮春时节江岸上柳阴迷蒙烟霭纷纷的景色,渲染了送别的凄楚的气氛。“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写别后的情景,自别后我最怕上高楼,因为十有九日天风雨袭人。与其说是怕风雨,不如说怕孤单登楼,恐怕触景生情,怕满眼是让人伤心的片片落叶。但这破败的景象“都无人去管”,还有谁去劝阻黄莺催春。词人的怨春怀人之情跃然纸上。

下片写女子苦苦企盼心上人回归、夜眠难安的苦楚。词刻画闺中女子柔媚多情、天真娇痴声情毕肖,栩栩如生。“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写女子的神态和动作,只见她对镜看自己鬓边的花朵,试着数花瓣占卜心上人的归期,但数了多次也数不准。“觑”字用得好,将女子娇懒慵倦的姿态和百无聊赖的神情,刻画得极为生动;而女子数花瓣卜归期的动作让人觉得可笑而又心酸,充分表现了女子的痴情。末六句写女子的梦呓,帷帐里灯火昏黄,她在睡梦中泣不成声:“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词人以问句的形式,将女子满腹的痴情怨语真实反映出来,表现了痴情女子为春愁所苦而又无计可施的心态。

【祝英台近·晚春鉴赏】

在这首词中,词人借一个女子述说伤春之情和怀念亲人的愁苦,抒发由于祖国长期分裂而产生的悲痛,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

上片写女主人公登楼忆别,不禁触景生情,感怀伤心。开篇描写了在烟雾迷蒙的杨柳岸边,一对情人分钗惜别的情景,暗指祖国南北的人民长期分离、无法往来要比情人间的离别更加痛苦。“怕上层楼”两句是写与情人分别后,女主人公登楼远望,但思念离人之情却因阴冷的风雨而变得更加凄婉苦楚。南归之后,词人多年颠沛流离,难以实现报国之志,天地苍茫却无知音,“断肠片片飞红”一句便是词人心中难以排遣的忧愁的写照。“都无人管”和“更谁劝”则以曲折深沉的笔触,将那种凄清孤寂、知音难觅的氛围营造得更加浓烈。

词的下片描写了女主人公时刻盼望着心上人早日归来,夜晚难以安睡的苦痛。“鬓边觑”一句生动地刻画出一个急切盼望离人归来的闺中少妇的形象。只见她将头上的花钿取下来,细数花瓣来占卜离人的归期。数完后她将花钿戴上,可刚戴上却又取下来重数,这反复的动作将闺中少妇那复杂的心理状态曲折地表现了出来。结尾几句是写女主人公在入睡后,仍哽咽叨念着离人的归期,可见思念之深切。

全词笔触深沉曲折,细节描写精致,细腻传神地表达出女主人公对离人的思念。可见辛词既可慷慨豪迈,也可缠绵温婉,既可豪放,也可婉约,体现了其大家风范。

《祝英台近·晚春》原文翻译赏析视频-辛弃疾-宋词三百首

【宋词地图】

桃叶渡:今江苏南京秦淮河与青溪汇合处。晋王献之曾在此地送别小妾桃叶,后人用其指情人约会处。

文章标题:《祝英台近·晚春》原文翻译赏析视频-辛弃疾-宋词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shici.yiduiyi.net.cn/libai/tsy/2582.html

上一篇:《清平乐·村居》原文翻译赏析视频-辛弃疾-宋词三百首

下一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赏析视频-辛弃疾-宋词三百首

古诗词大全 牙科医院 老中医 谷歌推广 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