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赏析】
杜甫在绝句题材的开拓上厥功甚伟,以绝句评论诗文就是他肇端的。后世仿效者绵绵不绝,如元好问、王士祯等俱有名篇,“论诗绝句”遂为百代不易之一体。《戏为六绝句》是杜甫论诗绝句的代表作。这一篇可称“初唐四杰论”。
盖唐代诗歌理论自陈子昂、李白提出复古主张以后,明确了诗歌发展方向,然而某些人理解片面,粗暴地全盘否定六朝文学,殃及“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本来已有意识摆脱传统因袭的负担,从色情、宫廷等无聊的题材中解放出来,将视野转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在律绝歌行等诗体的发展上也有贡献。但因他们尚未全然摆脱六朝藻绘余习,有人就对他们求全责备、吹毛求疵。《玉泉子》载:“时人之议,杨好用古人姓名,谓之点鬼簿;骆好用数对,谓之算博士。”即其一端,至于以“轻薄为文(诗)”“哂”之,又更甚焉。
杜甫不能同意这种对待遗产的见解和态度。“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二句首先揭露这种时弊,而且表明了自己的反对态度。“当时体”这个创语,包含有一个极为精辟的见解,即任何作家都是“当时”历史的产物,诗风文风的形成与时代有关。正确的批评态度,是把它放到一定历史环境中去考察,看它是进步的,还是落后乃至反动的,而不能以今例古,苛求前人。用这种观点来看王杨卢骆尚染六朝色彩的诗文,就会发现尽管它们还留有六朝色彩,但毕竟有了新的气象,足称初唐之当时体,符合诗文发展的进步趋势。当然,实事求是的批判也是需要的,杜甫本人在同一组诗的“其三”中亦曾指出四杰“劣于汉魏近风骚”,对他们做了实事求是的批评。而不加分析的“哂未休”,就难说是正确的态度了。
轻诋前贤者大抵眼高手低,而杜甫所指时人连眼亦不高。他们苛责前贤,又不能反求诸己。这正是刚肠嫉恶的杜甫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后两句进而对这些人发当头棒喝——“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清代史炳《杜诗琐证》解道:“言四子文体,自是当时风尚,乃嗤其轻薄者至今未休。曾不知尔曹名俱灭,而四子之文不废,如江河万古常流。”这里,杜甫对“四杰”赞以不朽,给予充分肯定。这正是在认清其历史功过得失的基础上作出的,所以一字千钧,力能扛鼎。
(周啸天)
文章标题: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古诗译文赏析(杜甫)
链接地址:http://shici.yiduiyi.net.cn/libai/shangxi/1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