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暑症

编号18〔冒暑〕----26页12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腹痛水泻. 系胃与大肠受之. (香 藿饮)恶心者.胃口有痰饮也. (香薷饮下消 暑丸. 此暑病之轻者)

编号19〔伤暑〕----26页1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由静而得之. 阴症也. (伤暑. 则 暑邪伤及肉分)纳凉广厦. 起居不时. 恶寒肢 厥. 面垢烦躁. 汗出. 脉虚细.(清暑益气汤) 或过袭阴凉. 恶寒头痛. 肢体拘急. 肤热无汗. 脉弦紧. (消暑十全散)或外感暑邪. 内伤生 冷. 腹痛吐利.(正气散. 六和汤)身热烦渴. 小便不利. 乃湿盛而气不施化.(益元散)烦 热头痛燥渴. 乃湿蒸而热耗津液. (麦冬汤. 此暑病之稍重者)

编号20〔中暑〕----26页21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由动而得之. 阳症也. (中暑. 则 暑邪伤及藏腑)夏日远行. 阳气内伏. 热舍于 肾. 水不胜火. 烦渴喘促. 狭然昏晕.(用蒜 捣汁. 和童便灌下)待苏醒后. 随症用药. (麦 冬汤. 或人参白虎汤)忌用香薷辛温之品. (香 薷饮. 可治伤暑.不可治中暑. 此暑病之尤重 者)

编号21〔中暍〕----26页26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行旅农夫. 日中劳役. 忽头痛壮热. 汗泄. 肌肉如火.大渴引饮. 无气以动. 乃热 伤元气. (益元散. 白虎汤.或清暑益气汤) 若吐泻脉沉微. 不宜用凉药. (六和汤. 大顺 散. 脉虚身热. 得之伤暑. 脉盛身热. 得之中 暍. 此暑与暍微有辨也)

编号22〔内伤夹暑〕----26页30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暑月房劳. 兼膏梁水果杂进. 致阳 气不得伸越.脉沉细. 或弦紧. 面垢无汗恶寒. 四肢厥逆拘急. 霍乱呕吐.(冷香饮子)或吐 利兼作. 脉微欲绝. 急宜(浆水散)温之. 又 有暑痿症. 暑月膏梁之人. 阳事顿痿. 不可全 用热药.亦不可全用凉药. (黄连解毒汤合生脉散)

编号23〔暑风〕----27页5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因病暑忽手足搐搦. 昏迷不醒. 脉 浮虚急.(先以温水化苏合香丸灌之)俟醒再 用药.(黄连香薷饮加羌活大效)此因痰火豉 风. 蒙蔽心胞. 若呕吐. (前药加陈皮、藿香) 小便不利. (加茯苓、猪苓、泽泻、滑石)痰 多. (加石菖蒲、姜汁)口渴. (去半夏. 加 花粉)泻利.(加白朮)转筋. (加木瓜)腹 满身重. 难以转侧. 口不仁面垢. F6语遗尿. 此热兼暍也. (白虎汤)

编号24〔暑厥〕----27页12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中暑手足逆冷. (二香散. 或人参 羌活散合香薷饮)有热深厥亦深. 烦躁昏冒. 便秘溺赤. 脉沉滑而数者.(大小承气汤加减) 有湿热沉混者. (苍朮白虎汤加滑石) 若寒 厥脉微者. (理中汤. 四逆汤加减)

编号25〔暑瘵〕----27页16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暑热劫阴. 欬血吐血. (六味汤加 阿胶、麦冬、丹皮.或杏仁、西瓜翠衣、竹叶、 鲜石斛)

编号26〔疰夏〕----27页18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夏月患头痛足软. 食少体羸. 倦怠 嗜卧. 五心烦热.多属元气不足. (补中汤去 升麻. 加半夏、白芍、薏米、五味子、沙参) 肺 胃阴虚. (生脉散. 或加玉竹、杞子、扁豆、 石斛等) 甘润之品.

编号27〔湿温〕----27页22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其人伤湿. 因而中暑. 两胫逆冷. 胸满头重. 妄言多汗.脉阳濡而弱. 阴小而急. 切不可汗. 汗之必死. (苍朮白虎汤)又有冷 水澡浴. 致暑湿相搏. 一身尽痛. 自汗发热. (五苓散加羌活) 若冒暑作劳. 乘汗冷浴. 身 痹如针刺. 间有赤踵处.或发水泡者. (六和 汤加苍朮、荆、防)

编号28〔暑泻〕----27页27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暑伤肠胃. 或挟食挟湿. 烦渴溺 赤. 腹痛. 陈泻如水.(桂苓甘露饮加减)泻 久者. (玉龙丸)暑伤心脾. 呕泻浮肿.霍乱 转筋. (六和汤)暑热引饮过多. 致水暑交并. 上吐下泻. (解暑三白散)伤暑吐泻. 兼烦乱. (香朴饮子)脾胃停积冷湿.致成吐泻. (大 顺散)若盛暑伤于外. 阴冷伤于内. 内外受迫. (连理汤. 桂苓丸. 缩脾饮) 编号29〔暑疡〕----28页3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暑月头项赤肿. 咽喉肿痛. 或腿 足焮肿长至数寸.不堪步履. 日夜发热. (败 毒散)热解. 肿自消. 暑疮发泡.由湿热入经 腠. (黄连解毒汤. 香薷饮)

编号30〔伏暑〕----28页6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暑症〕
名词解释 秋发为伏暑. 初由口鼻吸受. 继 而内结募原.至伏邪为新凉引动. 头痛脘闷. 渐至唇燥齿干. (烈焰内燔.阴津消灼)内热 烦冤. 忽然鼻冷气窒. 夫暑秽. 熏蒸则为粘涎. 遏郁则为厥冷. 得汗则凉. 然有一厥而热. 便 得汗解者.有再厥三厥四厥而热. 但头汗出者. 有四末不和. 身温而躁扰益甚者.盖邪伏募原 之里. 热内结. 外反不热. 仲景所谓热深厥亦 深也. 若用苦寒直降. 竟走肠胃. 与膈上结邪 无干. 宜(山栀、石膏、天冬、淡竹叶、枳壳、 栝蒌、郁金汁等味)若初但气分阻痹.(手太 阴肺)宜治上焦. 宜(杏仁、贝母、薄荷、薏 米、滑石、通草、半夏、橘皮、厚朴等味) 若由气分延及血分. 神呆舌缩.鼻煤唇血. 邪 已逆走膻中. (包络心主)既入营络. 神识渐 昏.内闭外脱. 危期至速. 急宜(石菖蒲、犀 角尖磨汁、连翘、元参、鲜生地、金银花露 等)或芳香逐秽宣窍. (如藿香、佩兰、郁金、 牛黄丸、至宝丹、紫雪等)若热痰粘腻. (用 竹沥、贝母、橘红、栝蒌、花粉、沙参、甘草、 蔗梨汁)俱可选用. 最忌脉象濇数. 正虚邪陷. 手足厥逆. 神昏液涸. 若溺短自利. 潮热不解. 中下焦均受. 或参用(六一散. 四苓散)然总 以清理上中焦为要.
古诗词大全 谷歌推广 老域名出售 老中医 一对一辅导 词海 理士电池官网 江苏理士

大尺寸SLS打印机厂家 尼龙3D打印服务 | 工业级SLS打印机 SLS打印艺术作品 SLS打印汽车零件